不少车主在投保车险时,对 “免赔额” 一词似懂非懂,看到保单上 “绝对免赔额 500 元”“相对免赔额 1000 元” 的标注时更是一头雾水。其实免赔额是车险中控制风险的关键设置,不同类型的免赔额不仅影响保费高低,还决定了小事故时车主需自担的费用。搞懂绝对免赔额与相对免赔额的差异,才能根据自身情况选对方案,既不浪费保费,又能减少自担损失。
首先要明确两者的核心区别:绝对免赔额是 “无论损失多少,车主都需先自担的固定金额”,只有超过该金额的部分,保险公司才会赔付;相对免赔额则是 “损失未达该金额时车主自担,达到或超过时保险公司全额赔付”。举个例子,若车辆维修费用为 800 元:若选绝对免赔额 500 元,保险公司仅赔付 300 元(800-500),车主自担 500 元;若选相对免赔额 1000 元,因 800 元未达免赔额,车主需全额自担;若维修费用为 1500 元:绝对免赔额 500 元下,保险公司赔付 1000 元,车主自担 500 元;相对免赔额 1000 元下,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1500 元,车主无需自担。可见,绝对免赔额是 “固定自担部分”,相对免赔额是 “是否全额赔付的门槛”。
从保费角度看,两者的成本差异明显。通常情况下,绝对免赔额越高,保费越低 —— 选择 500 元绝对免赔额的车损险保费,比选择 0 元绝对免赔额(即无免赔)低约 10%-15%;若选择 1000 元绝对免赔额,保费可再降 5%-8%。而相对免赔额的保费与免赔额金额正相关,免赔额越高,保费反而越高,因为保险公司需承担 “达到门槛后全额赔付” 的风险,比如 1000 元相对免赔额的保费,比 500 元相对免赔额高约 8%-12%。对于驾驶习惯好、每年小事故少于 1 次的车主,选择较高的绝对免赔额(如 1000 元)更划算,每年能节省数百元保费;若车主常发生轻微剐蹭(如每年 2-3 次,每次维修 300-800 元),选择较低的相对免赔额(如 500 元)更合适,避免小损失全自担。
还要结合车辆情况选择免赔额类型。新车或豪华车维修成本高,轻微剐蹭可能就要数千元(如新车漆面划痕修复需 2000 元),建议选择相对免赔额 1000 元 —— 既能通过较高门槛降低保费,又能确保大损失全额赔付;老旧车维修成本低(如剐蹭修复仅需 300-500 元),可选择绝对免赔额 500 元,小事故自担费用可控,还能节省保费。若车辆常停放在露天停车场,易发生小剐小蹭,且车主时间紧张、不愿频繁报案,选择 0 元绝对免赔额(需附加不计免赔险)更省心,所有损失均可由保险公司赔付,无需纠结自担金额。
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

service@datahi.cn
							
			预约演示
		
			电话咨询
			
			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