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车主将车险与车辆保养视为 “两回事”,却不知道两者联动能大幅降低用车成本 —— 比如合理利用车险增值服务覆盖部分保养费用,通过定期保养减少事故风险进而降低保费。掌握车险与保养的联动技巧,既能延长车辆寿命,又能让车险发挥更大价值。
首先要善用 “车险附赠的保养增值服务”。目前多数保险公司会将车辆保养纳入增值服务体系,比如投保车损险后,每年赠送 1-2 次基础保养(含机油更换、滤芯清洁),或提供保养代金券(面值 500-1000 元),可在合作 4S 店或维修厂使用。以一辆每年需做 2 次基础保养(单次费用 800 元)的车为例,若保险公司赠送 1 次保养 + 500 元代金券,一年可节省 1300 元保养成本,相当于车险保费间接降低了 10%-20%。但需注意,部分保养服务有 “使用期限”(如代金券需当年用完)和 “车型限制”(如高端车型需补差价),投保前需确认服务细则,避免到期未用造成浪费。
其次是 “定期保养对车险保费的间接影响”。车辆保养不到位会增加事故风险,进而导致保费上涨 —— 比如未及时更换刹车片导致刹车失灵,引发追尾事故;未定期检查轮胎导致爆胎,造成车辆侧翻。这类因保养缺失引发的事故,会记入车主出险记录,次年保费可能上浮 10%-30%。反之,定期保养的车辆安全性能更稳定,事故发生率低,易维持 “连续未出险” 状态,享受保费折扣(连续 3 年未出险最高享 5 折)。建议车主每 5000 公里做一次基础保养,每 2 万公里做一次全面检测,并留存保养记录,若因保养问题引发争议,可作为车辆安全状态的证明。
还要注意 “保养期间的车辆保障衔接”。车辆在 4S 店或维修厂保养时,可能因维修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损坏(如保养时刮伤车身、更换零件时损坏发动机),此时需明确责任归属:若维修厂购买了 “维修责任险”,由维修厂承担赔偿;若未购买,车主可通过车损险理赔,但需提供保养合同、维修记录等证据,证明损坏发生在保养期间且非车主责任。部分保险公司针对 “保养期间的风险” 推出 “增值服务保障险”,投保后若保养导致车辆损坏,可直接获赔,无需与维修厂扯皮,适合常去非 4S 店维修厂保养的车主。
此外,“老旧车辆的保养与车险适配” 需特别关注。老旧车辆(使用 5 年以上)零件老化快,保养频率需更高(如每 3000 公里检查一次电池、轮胎),同时车险配置需向 “核心风险” 倾斜 —— 比如投保车损险时,需确认是否包含 “老旧零件维修保障”,避免因零件稀缺导致维修费用超出保额;附加 “自燃损失险”(2020 年改革后已纳入车损险),应对老旧车辆易自燃的风险。保养与车险双管齐下,才能让老旧车辆既安全又省钱。
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

service@datahi.cn
							
			预约演示
		
			电话咨询
			
			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