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车主对老旧车辆(通常指使用 5 年以上)的车险配置存在极端认知:要么觉得 “车不值钱,只买交强险就行”,陷入 “裸奔” 风险;要么仍按新车标准买 “全险”,多花冤枉钱。其实老旧车辆虽价值降低,但核心风险仍在,需 “保核心、减冗余”,平衡保障与成本。
首先要明确 “必保险种”,避免风险缺口。老旧车辆最不能省的是 “交强险 + 三者险”:交强险是法定险种,未投保上路会被罚款扣车;三者险则是 “防大额赔偿” 的关键,老旧车辆虽自身维修成本低,但碰撞他人车辆、行人的风险与新车无异,尤其在一线城市,一旦碰撞豪车或导致人员重伤,几十万元赔偿可能让车主陷入经济困境。建议三者险保额选 100 万 - 200 万,若车辆常行驶在商圈、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,保额可提升至 200 万,一年保费约 800-1200 元,远低于可能的赔偿金额。
车损险则需 “按需选择”,而非盲目放弃。若老旧车辆是 “普通家用代步车”,市场维修配件充足、费用低(如维修一次不超过 5000 元),且车主风险承受能力强,可考虑不买车损险,轻微剐蹭自付,严重事故按 “车辆全损” 处理(老旧车辆全损赔付金额通常较低,可接受);若车辆是 “进口车”“豪华品牌” 或 “经典车型”,维修配件稀缺、费用高(如一个大灯维修需 1 万元),则建议投保车损险,避免高额维修费用自担。投保时需按 “车辆实际价值” 确定保额,而非按新车价,比如 10 万买入的车,使用 5 年后实际价值约 6.4 万,按 6.4 万投保车损险,保费约 600-800 元,性价比更高。
附加险需 “精准筛选,砍掉冗余”。老旧车辆可优先保留 “无法找到第三方责任险”,因为老旧车辆车身漆面较薄,停放时易被剐蹭,且部分车主对老旧车外观关注度低,剐蹭后常找不到责任人,该险一年保费仅 50-80 元,能覆盖 70% 的自担损失;若车辆使用超过 8 年,自燃风险增加(尤其燃油车),需确认车损险是否包含自燃责任(2020 年改革后已纳入主险),无需额外投保;而 “车身划痕险”“玻璃单独破碎险” 可取消,老旧车辆轻微划痕不影响使用,玻璃维修费用较低(约 300-500 元),自付更划算。
还要注意 “利用政策降低成本”。老旧车辆若连续多年未出险,可享受 “无赔款优待”,保费最高打 5 折;若车辆每年行驶里程低于 1 万公里,可投保 “里程险”,按实际里程收费,每年节省 20%-30% 保费;部分保险公司针对老旧车辆推出 “简易赔付” 服务,小额案件(如 2000 元以下)无需定损,直接在线赔付,提升理赔效率。此外,老旧车辆需按时年检,若年检过期,保险公司会拒赔,投保前需确保年检有效,避免保障失效。
最后要避免 “两个极端”:一是 “只买交强险”,一旦发生严重事故,所有赔偿自担,风险极高;二是 “全险投保”,老旧车辆附加险大多冗余,保费成本高,性价比低。总之,老旧车辆车险配置需 “抓核心风险、控成本支出”,让有限的保费发挥最大保障作用。
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

service@datahi.cn
							
			预约演示
		
			电话咨询
			
			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