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行业资讯 > 新闻动态
行业资讯
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喀什分公司
发布时间:2025-09-19     浏览量:8189   分享到:

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,越来越多车主投保时陷入 “按燃油车思路选险” 的误区,要么漏保关键风险,要么多花冤枉钱。新能源汽车的 “三电系统”“充电安全” 等特性,决定了其车险配置需区别于燃油车,避开这些误区才能让保障更精准。

第一个误区是 “认为车损险已覆盖三电系统,无需额外关注”。虽然 2021 年新能源汽车专属车险推出后,车损险已将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系统纳入保障,但需注意 “免责条款”:若电池因 “过度充电”“私自维修” 损坏,保险公司不予赔付。比如车主为图方便使用非官方充电桩,导致电池鼓包;或自行拆解电池维修,后续出现故障,都无法获赔。投保时需确认保险公司是否认可第三方充电桩(如特来电、星星充电),并留存充电记录,避免因充电方式不当影响理赔。

第二个误区是 “忽视充电安全相关保障”。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可能面临火灾、爆炸风险,若充电过程中波及周边车辆或建筑物,普通三者险虽能覆盖部分赔偿,但针对 “充电起火导致的第三方损失”,部分保险公司推出了 “充电安全责任险” 附加险,一年保费仅需几十元,可额外覆盖 50 万 - 100 万保额,尤其适合小区内充电(周边有其他住户车辆)的车主。若未投保该险,充电起火导致邻居车辆烧毁,可能面临高额自费赔偿。

第三个误区是 “保额按车辆残值计算,而非实际价值”。新能源汽车电池衰减快,部分车主会按 “二手车残值” 投保车损险,结果车辆全损时赔付金额远低于维修成本。比如一辆续航 500 公里的新能源车,新车价 20 万,使用 2 年后电池衰减至 80%,二手车残值约 12 万,若按 12 万投保车损险,一旦发生全损,仅能获赔 12 万,而重新购买同配置车辆需 18 万,差额 6 万需自担。正确做法是按 “当前市场同配置车辆指导价” 投保,或与保险公司协商按 “电池实际健康度对应的价值” 确定保额,避免赔付不足。

此外,还有车主 “忽略辅助驾驶相关免责”。搭载 L2 级及以上辅助驾驶的新能源车,若行驶中因辅助驾驶系统故障导致事故,部分保险公司会以 “车主未及时接管车辆” 为由拒赔。投保前需确认条款中对辅助驾驶的责任认定,优先选择 “明确覆盖辅助驾驶故障导致损失” 的保险公司,同时留存辅助驾驶系统的故障记录,便于事故后定责。

 


预约演示
电话咨询

咨询电话:

400-869-9029
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