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车主觉得 “车险续保就是交钱续期,简单省事”,但实际上,续保环节的疏忽可能导致保障断层、保费虚高,甚至在事故发生时无法正常理赔。掌握正确的续保方法,避开常见误区,才能让车险保障持续有效且性价比更高。
第一个误区是 “临近到期才续保,甚至脱保后再续”。车险到期后若未及时续保,车辆将处于 “脱保” 状态,此时上路行驶属于违法行为,一旦被交警查处,将面临罚款、扣车;更关键的是,脱保期间发生事故,所有损失需车主自行承担,且脱保时间越长,次年续保的保费可能越高 —— 脱保 1 个月内续保,保费通常无明显变化;脱保超过 3 个月,部分保险公司会取消 “无赔款优待” 折扣,甚至视为 “新保客户” 重新核算保费,导致成本增加。建议在车险到期前 15-30 天开始准备续保,预留足够时间对比方案、办理手续,避免脱保风险。
第二个误区是 “续保不调整保障,直接按上年方案投保”。车辆的使用情况会随时间变化,比如新车使用 1 年后,车身划痕风险降低,可考虑取消车身划痕损失险;若车主从新手变成老司机,事故概率下降,可适当降低车上人员责任险保额;反之,若车辆使用超过 5 年,自燃风险增加,需确认车损险是否包含自燃责任(2020 年车险改革后已纳入主险),避免保障缺口。此外,若当年新增了用车场景(如开始跑长途、接送孩子上学),也需对应调整保障,比如加保道路救援服务、提升三者险保额,让保障贴合当前需求。
第三个误区是 “只看保费高低,忽视保险公司服务”。续保时常有车主被 “低价保单” 吸引,却忽略了后续服务质量 —— 部分小型保险公司虽然保费低,但服务网点少,定损、维修需车主自行奔波;还有的保险公司理赔效率低,小额案件也需长时间审核,影响用车体验。对比续保方案时,除了保费,还需关注保险公司的 “服务评级”(可通过银保监会官网查询)、合作维修厂数量、道路救援覆盖范围等,优先选择服务口碑好、网点密集的保险公司,避免 “贪小便宜吃大亏”。
第四个误区是 “不核对保单信息,直接确认付款”。续保前需仔细核对车辆信息(车牌号、车架号、发动机号)、投保人信息(姓名、身份证号)、保障内容(险种、保额、保险期限)是否准确,尤其是车辆过户后、更换车牌后,若信息未及时更新,可能导致保单无效。此外,需确认是否有 “不必要的附加险” 被默认勾选(如部分保险公司会自动添加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,私家车无需投保),及时取消冗余保障,减少不必要的支出。
车险续保不是 “简单续期”,而是根据车辆实际情况调整保障的关键节点。避开这些误区,既能确保保障持续有效,又能合理控制保费成本,让每一次续保都成为 “精准保障” 的开始。
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

service@datahi.cn
							
			预约演示
		
			电话咨询
			
			在线客服